各教学院(部、中心):
根据《湖南工程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见》(院教字〔2006〕71号)、《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院教字〔2006〕72号)、《关于实施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湘教发〔2008〕7号)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文件精神,为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决定进行2013年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并对2012年立项项目(国家级、省级项目含2012年前立项未结题而要求结题的项目)进行结题验收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2012年国家级、省级、校级立项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
(一)结题范围及基本要求:
1、国家级、省级项目为在2013年以前需结题验收的项目(已完成研究工作的2013年立项项目可提前结题);
2、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鉴定和结题验收;
3、课题结题验收工作由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
4、国家级项目按省级项目的要求与格式进行,不需另行提交结题材料;
5、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组织进行。
(二)项目结题须交的材料:
1、结题报告书;
2、相关附件材料。
(三)项目结题时间安排:
1、项目结题以教学院为单位,于2013年11月25日以前将结题报告书及附件材料(纸质稿一式二份)连同结题项目汇总表交教务处,个人形式概不受理,所有结题材料在提交纸质稿的同时提交所有材料的电子稿;
2、教务处组织专家择期进行评审;
二、关于2013年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申报
(一)申报对象:
1、凡我校全日制本、专科生(毕业班学生和已立项未结题者除外)均可申请立项;
2、2012年已立项但未能结题的学生,2013年度的立项项目将被取消。
(二)申报范围:
1、自然科学领域中具有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理论研究,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论文、专著、原理性实验装置及模型等;
2、自然科学领域中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具有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等;
3、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学术和应用价值的研究,主要表现形式有社会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研究报告、创业计划书、学术论文、文学艺术作品等;
4、开放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科技发明制作等;
5、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三)项目申报与评审程序:
1、11月15日前,申请者向所在教学院学办提交《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请书》(电子稿和纸质稿一式二份);
2、各教学院(部、中心)对申请项目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并对拟推荐的立项项目提出具体的推荐意见,加盖公章。院(部、中心)将通过评审的项目于11月25日前报送教务处;
3、对跨院的项目,经有关教学院会签,由第一申请者向所在教学院申报;
4、教务处组织专家择期评审;
5、2013年12月初,公布立项项目和资助金额;
6、项目的申报以教学院为单位,统一将材料连同申报项目汇总表(纸质稿和电子稿)交教务处,个人申报概不受理。
(四)立项数目与资助金额:
本年度全校拟立项100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分文、理科两大类;文科类资助金额为600元,理科类资助金额为1000元。
(五)其他注意事项:
1、为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各教学院(部、中心)要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各相关学科竞赛项目结合起来,集中人力、财力提高项目质量,促进学校教学水平上台阶。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申报要力求结合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和“挑战杯”项目进行,今后学生此类项目的申报,一律从学校已立项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遴选。
2、每位学生每年只可申报一个项目;
3、鼓励“卓越计划”班的学生积极申报;
4、各教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指导办公室,负责各教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具体组织工作,负责与教务处的联络工作;
5、所有项目的结题与申报材料的电子稿务必于规定时间内发至指定邮箱(293575303@qq.com),纸质稿同时送达,逾期不候,联系人:孙华中,联系电话:58683523.
附件:
1、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表
2、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
3、申报项目汇总表
4、结题项目汇总表
5、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报告
教务处
2013年10月17日
附件1: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表(4).doc
附件4:结题项目汇总表(2).doc
附件2: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3).doc
附件3:申报项目汇总表(2).doc
附件5: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题报告(2).doc